博野境內古老村落居多,千百年來村名一直沿用。根據對全縣139個自然村的考證統計,建于漢代以前的60個,晉朝3個,隋唐時代28個,宋朝17個,元朝6個,明朝21個,清朝4個。建村1000年以上并一直沿用村名的占自然村總數的65%。
由古跡派生地名
如“白塔”因建于一50米高的白塔附近而得名;東王墓,西王墓皆因村西北有一王子墓而得名。南陶墟、東墟、西墟、大墟皆因地處古趙國陶墟而得名。
以軍營派生地名
因境內戰事不斷,不少屯兵、宿營地演變成為村落名稱,如大營、小營、解營、王家營、徐家營、屯莊營、屯莊、莊頭營等。
以姓氏命名
如解村、張家莊、耿家莊、杜家莊、王家莊、譚莊、魏莊、閆莊、胡莊、吳王莊等。
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命名
如城東、十里鋪、八里莊,都因地處原蠡吾縣城(今博野縣里村)相對方位和距離而得名。劉陀店(原名牛馱店)因地處牛形地貌之背而得名;南白沙、北白沙因臨近古白沙河道而得名,還有夾河、堤頭、堤圈等。
以美好寓意命名
如大齊,以大家齊心之意而得名;同連,意為同心同德,緊密相連故名同連。